一、招生计划
拟招生人数:2人
研究方向:0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02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农村社会发展研究
我校202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包含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招生专业目录中各学科、专业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在录取阶段,我校将根据教育主管部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结合生源情况及学校发展需要,对招生计划做适当调整。
二、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及以上人员(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或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且符合招生单位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五)我校部分专业对考生学历以及学术等方面提出了详细要求,请考生网报时认真查看报考条件(详见各学院公布的招生专业目录),因不符合报考条件造成后续不能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三、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所有考生均须参加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积极配合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认真核对并确认本人报名信息,根据核验工作要求提交补充材料,逾期不得补办。在读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忌蛲ㄐ畔⑻钚创砦?、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中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选择教学点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相关具体要求由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因地制宜、合理确定)。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忌υ诠娑ㄊ奔涞锹?ldquo;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参加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并提供真实材料。
2.网上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具体确认工作由相关报考点组织实施。
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后3年内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不含单独考试)的考生,可申请享受初试总成绩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符合多项加分项目的考生,分值不得累加。
(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项目之一,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
(2)退役大学生士兵〔即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者,其中,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含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达到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
4.报名时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不再享受初试加分政策。
5.学校将组织专人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材料进行全面、认真审核,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忌畋ǖ谋畔⒂氡继跫环模坏米加杩际?、录取,随时发现、随时处理。发现有考生伪造、变造证件时,将向公安机关报案。
6.符合享受初试加分、少数民族照顾政策、免初试或报考专项计划有关条件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申请信息。有关部门、报考点对相关考生资格进行初审,学校在复试前进行复审,确定考生的相应资格。其中,申请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资格由报考点进行初审,其余资格由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进行初审。未按规定申报或审核(含复审)未通过的,不享受相应的加分、照顾、免初试政策,或不得参加有关专项计划初、复试。
7.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8.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应通过定期查阅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我校研究生院官方网站等方式,主动了解网上确认、考试安排及注意事项等,积极配合完成相关工作。
四、初试及打印准考证
1.初试时间为2025年12月20日至21日。其中,12月20日上午8:30—11:30,思想政治理论或管理类综合能力;12月20日下午14:00—17:00,外国语;12月21日上午8:30—11:30,业务课(一)或专业基础综合;12月21日14:00开始,业务课(二)??际允奔湟员本┦奔湮?。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考试,一律不予承认。
2.考生应当在考前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3.各专业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其中“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3日语、204英语(二)、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4数学(农)、315化学(农)、333教育综合、199管理类综合能力” 均由国家统一命题。
初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选一 ③70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815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五、复试
复试时间:一般在2026年3-4月,具体日期和方式请关注我校研究生院和各学院公布的复试通知。
复试科目:944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在工商管理、会计、旅游管理专业学位复试中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同等学力加试科目: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
六、录取
1.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具体折算比例及计算方法以当年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为准),并结合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身心健康状况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2.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在被录取前与学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培养合同,档案可不转入学校。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入学报到时必须将本人所有档案转入我校。
3.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4.经考生确认的报考信息在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对报考资格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录取。考生须在拟录取前通过或完成学历(学籍)审核。
5.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在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国(境)内高校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学校将加强对相关证书的核验。录取当年入学前未取得相关证书的,其录取资格无效。新生报到后,学校将进行报考资格、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专业素质、健康状况等全面复查,有不符合标准者按照有关规定取消录取资格或学籍。
七、学制学费
学制:3年
学费:8000元/人/年
八、其他
1.考生报考前应详细阅读本章程的报考条件,自审合格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否则,造成不予复试、不予录取等后果由考生自己承担。
2.为方便我校与考生联系,考生网报时,务必认真填写详细地址、联系方式。
3.我校不举办或参与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活动,不提供往年考研试题。
4.我校研究生招生相关动态将即时在网上公布,请考生注意查看。
5.本章程其他未尽事宜,按照《202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执行。